柬埔寨(下篇)

貢布 (Kampot) 和 白馬 (Kep)

假若柬埔寨南部施漢諾市是面對快將逝去的青春逍遙景象,那麼離她個多小時車程的貢布市和沿岸的白馬鎮,都會使人想起她們早已消失的芳華年代,都是上世紀初法屬殖民地和五零年代柬埔寨獨立後那剎那光輝剩餘的遺跡,是緬甸仰光之外最令人感到最為唏噓的東南亞前殖民區域。

當然對柬埔寨而言,由九世紀初開始長達近七百年的高棉帝國文化和吳哥窟的廟宇群始終是她的歷史亮點。但從優閒旅遊角度而言,我們還是喜歡柬埔寨南岸那慢條斯理的小城感覺,而非吳哥窟近年那滿是酒吧街及紀念品商舖和一望無盡的旅行巴士車龍景像。

從1863年至1953年的九十年間,柬埔寨受法國殖民架構監管,而貢布市則是南部沿海貢布省的首府,經商活動極為蓬勃,尤其以當地生產的青胡椒和白胡椒近乎壟斷上世紀初的歐陸市場。而在法式都市規劃下,河邊市中心的舊城區建有種滿樹木的偌大廣場和廣濶道路,配合大型市集和排列整齊的兩層高商舖。直至現今,這些略為殘舊破落的舊城街道仍是頗為活躍的商業區域,亦是眾多當地華人聚居之所。

隨著近期按年增長的到訪旅客,貢布市已不再由背包遊客那簡約生態為主導,河邊和舊城區多了精品酒店和新派西式餐廳,改變已靜悄悄開始。

未曾改變的是離開貢布市約一小時車程的布哥山(Bokor Hill),在這兒的山嶺有幾座建於上世紀二零年代,及至四零年代已被荒廢的度假酒店、別墅和教堂,是前法國殖民官員一度沿用的避暑設施,所以亦叫做波哥山驛站(Bokor Hill Station)。近年柬埔寨政府建造了新的公路,亦有民營集團建成有賭場的山上度假洒店,但那些已被荒廢的酒店別墅卻是依然故我,像鬼鎮一般的引證著殖民年代的逝去。

離開貢布市約半小時車程的沿岸小鎮白馬,在一九五零年代柬埔寨正式獨立後的十數年間,由施漢諾親皇和眾多高官望族人士在此建成具有柬埔寨現代風格的度假別墅,是混合了三、四十年代歐洲包浩斯設計與高棉文化傳統,亦稱為新高棉建築。

令人惋惜的是經歷過赤柬政權於七零年代後期的數年恐怖統治後,八零年代的柬埔寨仍是民不潦生,而這些荒廢多時的別墅的窗戶和木門及其他建材都被貧苦大眾拆除運往越南用以換取食物。現時所見,是五、六十年代柬浦寨有閒階級那短暫光輝後的頽垣敗瓦,正等待著因應旅遊業發展而步向新的活化過程。

而在上世紀初法國殖民管治時期開始,白馬鎮已是一個富裕階層經常到遊的海濱度假勝地。海灘背後建有寬闊的道路和臨海酒店,另一方則是白馬鎮的市集和鮮蟹市場,以及近期沿海而建,略為簡陋的海鮮餐廳和酒吧,但勝在食材樣樣新鮮,青胡椒炒花蟹不容錯過。

跟貢布市相比,白馬鎮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較高,假日可見當地居民一家大小在海灘前野餐作樂,年輕人亦駕著電單車在海旁集會。與我們在1999年首次到訪柬埔寨的吳哥窟比較,十多年後的柬埔寨,又或者是有旅遊事業運作的柬埔寨城鎮,確是比之前有相當的經濟改善。

在法文稱為 Indochine ( Indochina ) 的東南亞區域,柬埔寨是我們到訪次數和遊歷城鎮最多的國家。原因是我們對柬埔寨那份上世紀法國殖民地風貌感到興趣,還有就是柬浦寨南岸一般民眾給我們那份較為單純友善的感覺。

只是在城鎮發展和大眾旅遊的龐大壓力下,柬浦寨南岸步向布吉或芭堤雅的模式是遲早問題,對於當地民生亦希望能帶來改善。如果你是欣賞東南亞在上世紀初的歐陸文化展影和三元美金的海鮮套餐,還是早點到訪吧。

【溫馨提示】

白馬鎮近十年間在臨海的山腰上建成數間頗巨規模,有獨立小屋的高級度假酒店。在一遍翠綠的林木中,我們住宿的酒店(Le Flamboyant Resort) 不知從那兒弄來一隻小馬,伴得住在隔鄰的一雙法國小姐妹在傍竊竊私語。那一刻,我們真的以為自己是在法國南部某小鎮上。

如果你有興趣在十二月聖誕節前後住宿白馬鎮有獨立小屋的度假酒店,最好能夠在半年前預訂,因為度假酒店規模不大,十多二十間的房子很容易爆滿。

Back to TopMade in Web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