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大梅沙

2014 年的端午節假期剛巧是長週末,我們選擇到深圳大梅沙海灘區休息數天。之前我們並不認識深圳沿岸地域,只覺得也許與海南島三亞和福建廈門的海灘度假區差不多。

實際情況卻是有點兒意想不到。

我曾經看過山東青島市的海灘在夏季時人山人海的照片,但身歷其境地感受著整個海灘都站滿了人,海上亦滿佈圍著浮水泡的泳客,說真的,這個情境確是頗為震撼。

根據當地報章事後報導,那個長週末首兩天共有超過三萬人進入大梅沙海灘範圍,而整個度假區包括海灘附近的大街窄港,收集了數以十噸計的垃圾。

酒店職員告訴我們,躋滿海灘的泳客大都是住在深圳市㚈的工廠民工,夏季每逢週末就會從工廠宿舍來到海灘趁熱鬧。夜間最後的一班駛往深圳市㚈圍地區的巴士離開後,留下來的民工就會在海灘吃喝玩樂直至天亮。怪不得夜半的大梅沙仍是燈火通明,海灘坐滿了人,可說有點兒超現實的感覺。

翻查香港攝於六零年代後期的夏季泳灘照片,同樣都是人山人海的海灘影像。大梅沙的端午節情境跨越了兩個世代,反映出像香港六零年代透過輕工業生產而步向整體經濟䌓榮,大梅沙亦是深圳和鄰近地域於二零一零年代的經濟縮影。

歐洲十九世紀印象派繪畫顯示了到海邊度假是人民中產化的過程,六零年代的香港勞動階層在週日能夠忙裡偷閒到海灘去,二零一零年代的大梅沙何嘗不是一樣?

而到了長週末最後一天,整個大梅沙海灘區開始回復平日光景,遊人已經不再擠擁,街道亦變回清潔,直至下一個週末的到臨。

在回程上我在想,像香港一樣,萬人擠迫的大梅沙海灘情境總會隨著時間和經濟發展轉型而改變,十年後的大梅沙海灘會是怎麼樣?

【溫馨提示】

與大梅沙海灘人山人海的情況有點相似,夏季週末來回大梅沙與深圳市的大塞車亦相當驚人。寧願是來回兩程都盡可能早一點出發,免得平時約一小時的車程變成在公路呆上三數小時。

Back to TopMade in Web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