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到加拉柏弋斯群島前,我們認知的是照片中那些粉彩藍色或鮮紅色腳的鰹鳥 ( boobies ) , 和在岩石側的蜥蜴。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可以如此近距離接觸牠們。
到訪加拉柏弋斯群島的旅客大多是參加為數三、四十至二、三百乘客的中小型郵輪旅遊,我們卻是屬於在島上過夜一族。後者的好處是可以較悠閒地在居住的島上探索周邊境物,同時亦可以有較多的用膳選擇。
簡單來說,加拉柏弋斯群島由廿一個火山小島組成,當中只有四個較大的島嶼有人居住。由於僻遠的地理環境,六零年代才開始有旅遊業運作,大多集中在其中半數的小島和鄰近的浮潛和深潛水域。
無可否認,加拉柏弋斯群島最為特別的是一大批只會在這裡見到的雀鳥、蜥蜴和大海龜品種。正是因為這群在南太平洋中央的島嶼是長年累月與世隔絕,雀鳥和動物根本不曉得害怕人類,所以到此的遊客可以站在距離牠們不遠處拍照,這是其他雀鳥天堂如塞舌爾群島和馬達加斯加所少有的。
而厄瓜多爾旅遊局最常用以推廣加拉柏高群島的照片,卻是那狀似香港的長州的小島,中央像啞鈴般的 Bartholomew 小島,精簡地顯示這極為年輕 ( 註:約百多萬年 ) 的火山小島的不同地區,由乾罕的火山石丘,進展至沙灘和泥土而孕育出來的草叢,是地球生命之源的故事,是我們曾經到過的蠻荒地域中,最為孤寂和感人的地方。
同樣感人的是在 South Plaza 小島躺在懸崖邊緣,在求隅爭奪過程中敗給其他雄性而傷痕纍纍的海獅,靜靜看著遠方的勝利海獅群而自己卻是形單影隻;大自然有時候是可以如斯殘酷。
只不過,我們在 San Cristóbal 小島的一個下午,悠閒地在島上東南端的山丘觀賞景色時,司機導遊替我們拍下了照片,可以見到我們身後的海灘一方躺著的海獅群,而另一方是游向沙灘的一群大海龜,是如斯安詳的一刻,是我們在加拉柏弋斯群島難得的回憶。
如果前往加拉柏弋斯群島的重點是觀賞罕見的雀鳥動物和了解達爾文的進化論,較理想的做法是參加四至七天的郵輪假期,因為行程是最具效率地遊覽這兒的多個島嶼,而且大多數郵輪都有自然生物家隨團講解,在知性層面可説是極為豐富。
如果像我們般選擇在兩個不同島上居住,最好事前安排乘坐小型飛機,因為可以居住的島嶼彼此距離頗遠,如經海路前往,則必需乘搭感覺像是千禧年代往來粵港的走私「大飛」快艇, 兩小時船程緊張而不刺激,不試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