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對地中海感興趣是沿自鍾情古希臘文化,近年喜歡南歐是因為它那乾爽暖和的天氣,其中西班牙東南部的「白色海岸」( Costa Blanca ) 更具有全歐洲最溫暖的冬天, 以及每年最多陽光的日子。
白色海岸眾多沿岸城鎮中,我們對縣府亞利坎特特別有感情,始終她在三零年代的西班牙內戰中,是最後一個守護共和國理念、拒絕加入國民派獨裁者法蘭高將軍陣營的城市,因而附出沉重政治代價。在之後的廿多年,經濟滯後於其他西班牙大城市,直至六零年代透過旅遊業得以重新出發,重拾自中世紀以來的光彩繁榮。
而現時最為遊客流連忘返的,是市中心那七彩繽紛和周邊滿佈花草樹木的海濱長廊 ( Explanada de España ),和近在咫尺而人氣爆燈的窄長海灘 ( Playa del Postiguet ) 。每年四五月南歐天氣開始回䁔,遇上陽光燦爛的週末,整個海灘就擠滿大小老幼的本地居民和城中的大學生,優閒地享受仍未被夏季遊客軍團佔領的陽光海灘。
從亞利坎特可以乘搭輕便火車或自行駕車,沿著伸延二百多公里的白色海岸到不同海灘旅遊區,包括仍保存著舊式漁村的名勝小鎮卡彼 ( Calp ) ,和像是翻版拉斯維加斯的渡假城市賓尼多 ( Benidorm ) ,晚上有不少室內大型歌舞音樂表演。
但是對於我們而言,入夜後的亞利坎特舊城廣場和附近横街滿是人氣旺盛的露天海鮮餐廳和西班牙小食酒吧,實在毋需再往其他地方尋找娛樂。
沿著東北方向的海岸走,就是全國第三大城市華倫西亞,是西班牙大鑊飯 ( paella ) 的發源地 ,亦是除了沿岸百多公里外的巴塞隆拿之外,最廣為人知的西班牙地中海郵輪大站。
可惜的是一般遊輪客人只能於大半天時間,浮光掠影地參觀西班牙著名建築師卡拉查華 ( Antonio Calatrava ) 於近年完成,充滿超未來主義風格的海洋藝術館建築群,還有那美輪美奐、充滿亞拉伯建築元素的中古年代絲綢交易所,和在 2005 及 2007 年在此舉行的超級富豪燒錢玩意,參賽隊伍全以數億美元為最低消費的「美國柸」風帆大賽的沿岸廣濶海灘。
華倫西亞跟馬徳里和西維爾兩大西班牙權力中心不同之處,是她創造的巨額財富,是透過中世紀在地中海包括絲綢之路的終點貿易,而非依靠在中南美洲的殖民統治,從而建成宏偉的大教堂、市政廳和皇室官殿等等,美不勝收。
珍貴如在圓桌武士傳奇中描述的聖柸 (holy grail) ,是代表著天主教與基督教分水嶺的神聖恩賜概念 (divine grace) ,亦相傳曾盛戴過耶穌基督受難時流出的鮮血,現時是華倫西亞大教堂內的極品珍藏... 到這裡來真是名符其實的朝聖啊!
在亞利坎特市政廳附近有一間叫 D’Tabias 的平民小食酒吧,是我們的至愛,原因是這裡有點兒像廣東茶樓般,有侍應捧著各種剛做好的西班牙小食給客人選擇,賣剩的不會保留。每款小食只需九十仙歐羅,都放在一塊小木板之上,用以方便計算結帳。所以說,這𥚃的西班牙小食不一定是最為美味,但肯定是新鮮出爐,超級扺食!